评论交流

我在那家胡同口的咖啡馆

出处:宣传部  文字:徐嘉讫   时间:2018-05-11
字体:放大 缩小

已有两日不见雍和宫大街了,也就是不上班两天了。上班的时候日日走过雍和宫大街,早晨大多数店家还未开门,到了下班走过,那些咖啡馆茶馆里的舒缓歌曲就会钻进我耳里。

    暑期我做兼职的工作地点在北京一条老胡同大院里。这个大院原来是废弃的工厂,后来被一家公司承包开发成一个小小的艺术园区,好像是798的浓缩版。一进大院能看见红叶拾楠咖啡馆和胡同酒店,往里走还有许多风格迥异的公司驻地,大多是影视公司。我在红叶拾楠工作,咖啡馆面积不大,处处洋溢着老板个人的浓郁风格。简单质朴的木质吧台,墙上都是中国书法作品,书架上放的都是老板喜欢的书,连厨房也都用棉麻质地的布做的屏障。我最喜欢的是与厨房同一方向的榻榻米。榻榻米基本上是我们用来休息的地儿,有一张茶几,放着几个软垫,墙正对面是一大块的手工毛毡,从天花板垂直挂到地面,这样外人看起来和我们看出去多了几分朦胧的婉约美。榻榻米左边是墙,挂着晓东师傅写的“被褐怀玉”,下面有木板,木板上放着一些茶具。店虽不大但这块地方应该是最清净之地了。每每坐在榻榻米上,我便有种我在打坐的错觉,心里再不安宁也会静下来些。

    咖啡馆里通常只有两个店员,从客人进门起,点单、制作到结账都是店员独立完成的,并不是专门负责点单一个、制作一个、结账又是一个。这样十分锻炼我们,大家年龄都相仿,相处起来融洽加上老板与我们并无隔阂,经常也像店员似的,大家关系都十分好也不会出现偷懒少干的情况。

    来店里的客人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爱喝咖啡又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占客人百分比高达50%;二是大院里的职员,通常是常客,有固定喜好的口味;三是慕名而来的客人,由于咖啡馆独特的风格吸引了不少人来一探究竟。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日常接触的生人不是那么多,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甚至还与一些顾客成了不错的朋友。

    其实,这份工作可说清闲但也不清闲。清闲是来咖啡馆的客人都十分友善,对店员都很宽容,即便有时我总出些小差错她们也都笑而容之。不清闲则是做好这份工作要求是高的。比如制作咖啡,我之前对此一无所知,总是做不好细节,比如压粉和出品最爱出错,技术活打奶泡更是常常失败,更别说高难度的各种拉花了。因此,在我做工的这一个多月里,先前几位全职店员都辞了,中途来应聘的店员干了一天也走了。愿意久留的店员总是奔着氛围和咖啡来的,因为工资不高,想赚钱的总待不了很长时间。

    前阵子,店里还被一部韩国投资的电影包场拍摄。整整十天,我算是每天都在,剧组的生活我也算见识了。这一个多月的兼职让我获益良多,团队的合作、做事的责任心、人与人相处的真诚、工作需要的细心和耐心等不必多说,更多的是看见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

                                                                                          (作者系浙艺毕业生)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那时花开分外红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