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艺动态

触摸历史对话经典传承匠意担当使命——社科部开展“展馆里的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

出处:社会科学部  文字:刘文佳  图片:社会科学部  编辑:王玲瑛  时间:2020-12-30
字体:放大 缩小

   为了增加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从浙江本土文化和校园文化中挖掘思政元素,社科部积极探索开发思政实践教学活动,近期首次开展“展馆里的思政课”,以“触摸历史 对话经典 传承匠意 担当使命”为课程主旨,以“八千年前”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我校“百年望道---纪念《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100周年主题展”和丰富多彩的毕业设计展览为思政实践课堂,积极探索艺术院校思政实践教学的多元形式。

实践环节一:“八千年”前的遗址文化——富有创造力的浙江先民充满智慧和力量,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湘湖,被誉为是萧山的母亲湖,也是浙江文明的源头之一。作为海之陈迹,湘湖也孕育着一段距今八千年的远古文明。经过三次考古发掘,跨湖桥文化与跨湖桥先民的故事被逐渐揭开,这就是被列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跨湖桥文化遗址。这一重见天日的沧海沉珠,在博物馆现代科技的解剖下,折射出不同层面的文化元素。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展现出生活的画卷,跨湖桥先民在古湘湖谷地营造了依山傍水的村落,划分生活区域,分工合作进行渔猎采集,甚至还会饲养家猪,利用蒸汽制作熟食。跨湖桥先民饱含生活热情与智慧,为世人画出了一副纯美的原始生活画卷;创造的艺术,敲打石器与砍斫木器的声响,叩开了工具制作的大门,从古角切割、皮毛缝制到搓绳纺线、用踞织机织布,跨湖桥先民拉开了纺织的序幕,巧妙的制陶工艺和精美的陶衣纹样,来自于分工细致的制陶作坊。非同凡响的创造精神,是跨湖桥文化最鲜明的注脚。信仰的力量,跨湖桥先民从对自然的认知中,创生出了朴实真切的审美追求和原始神秘的精神信仰。具象的太阳彩绘和火焰绘、抽象的太阳纹与数卦图案均已出现在当时的器物装饰图案中。文明的交融:跨湖桥遗址的发现,打破了原有的浙江新石器时代文化以钱塘江为界、南北两分体系的观念,从而建立起浙江区域文化的多元新格局,将深入研究中华民族文化文明史向更高的层次。而跨湖桥文化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给人类文明史也留下了深远影响。

实践小结:跨湖桥先民是走在时代先列的先驱者,是筚路蓝缕的拓荒者,是披荆斩棘的领路者,是栉风沐雨的勇敢者。八千年回首,跨胡前先民已离我们远去,但勇立潮头的跨湖桥精神却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实践环节二:“百年望道”之陈望道——“千秋巨笔绘大道”,信仰的力量成就一代宗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2020年是《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出版100 周年,以此为契机,介绍《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和本质特征及《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传播所产生的重大意义,重点讲解浙江义乌教育家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过程中的精益求精、严禁治学的工作精神,通过“真理的味道”小故事讲解他废寝忘食的奉献精神。

朗诵《共产党宣言》节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者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实践小结:现在,“围剿”早已“用暴力推翻”,“锁链”早已“失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我国已经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先贤的爱国主义传统,发扬志存高远的治学精神,汲取信仰的力量,仰望思想天空,靠近梦想彼岸。


实践环节三:匠心传承,对话新时代——聚焦浙艺毕业学子倾心打造的中国传统技艺传承盛宴

时值各专业毕业综合展演季,以身边的故事为案例,走进这些生动鲜活的“移动课堂”中,感悟身边最典型的“匠心传承”案例,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观认同,以身边的优秀学姐学长为榜样,树立最真实最原始的专业传承理念,脚踏实地,奋进新时代。

实践小结:马克思曾指出,“文化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性”,是人们在自觉能动的基础上由实践产生的智慧成果,因此,每一代文化也是“以往活动的产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相互撞击才能激起火花,唯有不断的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才能更好的传承中华民族的灵魂命脉。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不断汲取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实践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我们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孤寂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思政实践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兼具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功能,是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的思政育人模式。社科部谋划的“五为一体”审美化教学模式中,正在积极探索“实践为重,坚持规范性与展演性相结合”的审美化实践教学。“展馆里的思政课”是继去年“舞台上的思政课——致敬红色经典诗词诵读”之后又一次主动尝试,坚持校内开展为主和面向全体,依托专业尤其是非表演专业,使学生在观展中了解历史,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领会工匠精神,担当传道使命,完成从记忆性教育向认同性教育的转变,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文化管理系举行文化创意与策划专业专场招聘会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