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交流
评论交流

评论交流

21 2016.11
待到重阳菊飘香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人们登高远望的闲淡中,在菊香的陶醉中,在十月的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中,以她的温柔大方、秀丽丰腴、温馨超脱,走进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走进所有人那期待团圆、平安、健康、快乐的心灵。  每逢重阳,我必看云,看天,看一轮红日冉冉西坠,逐香赏菊。秋风拂过,盈盈菊香时浓时淡...

21 2016.11
杨小青的入党故事

浙艺知名校友、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杨小青,晚年回到母校担任戏剧系特聘教授,成立杨小青戏剧工作室,继续她在戏剧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耕耘。在她近60年的戏剧人生中,她经受过挫折,获得过殊荣,心中不变的是对党的深深情愫。她曾说:“40岁在我的生命里有着特殊意义,我是在40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7...

21 2016.11
芳姐,让我如何遇见你——记浙江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王芳芳

“有事儿找芳姐”是舞蹈系学生口口相传的一句话。“芳姐”指的就是舞蹈系辅导员王芳芳。一句“芳姐”道出学生对她的尊敬、信赖和亲密。“让我如何遇见你,在你最美的时光,为此我潜心修炼,守候在你必经的路旁”,是芳姐对学生最长情的告白。王芳芳2012年起在浙艺担任辅导员已四年,她朴实真诚,心系学...

21 2016.11
听“松庭流芳——笛坛宗师赵松庭纪念馆落成典礼音乐会”有感

重阳之夜,西子湖畔,我们聆听11位赵松庭先生弟子的笛乐,缅怀追忆笛坛宗师——赵松庭先生。所谓宗师指在某专业领域成就非凡,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在我看来还有一层意思,即是在某一领域开创先河的人。如赵松庭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转折期的笛艺发展高峰中,他是屹立于艺术巅峰之上的四位开宗立派...

21 2016.11
沈凤泉与江南丝竹

沈凤泉是著名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同时也是浙艺名师。他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浦东江南丝竹音乐世家,1953年以一曲《慢三六》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首届民乐系二胡专业,师从南派二胡宗师陆修棠先生。1958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提前毕业到浙江民间歌舞团任二胡演奏员。1963年,在第...

21 2016.11
书生有笔还须有壁——读洛地遗作《满江红》

已故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洛地先生以戏曲研究驰名,曾任温州南戏学会干事。晚年转向词学研究,著有《词乐曲唱》等,亦自成一家之言。偶尔也赋诗填词,所见虽不多,然均属有感而发,针砭时弊,往往一针见血。例如他的遗作《满江红》即是其中之一。全文如下:戴德感恩,分来了,钥匙一只。北门北,...

21 2016.11
我们柔弱,但不示弱

在学院刚结束期末考试,我们浙艺院60多位学生就急忙拿着行李赶到G20排练现场。60多天集训,我们在排练的辛苦,对家人的思念里坚持了下来。60余人都是女孩子,都长得柔弱,但在这个时候展现了不同于一般女孩的坚强。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演出,但我们深知任何动作的细节都要经得住观众与镜头的考...

21 2016.11
知心姐姐的工作笔记成团队接力棒——记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黄筱淇

6月30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辅导员黄筱淇作为浙艺代表入驻杭师大集训中心,开始与学生并肩作战迎接G20演出任务。在此之前,她已经开始着手统计学生政审信息,询问杭师大驻地的状况,多方联络确保学生入驻。值班期间,她用脉脉温情打动着学生,用细致行动感染着学生,她留下的工作笔记,成为值班老...

21 2016.11
爱笑的男领队是团队的定海神针——记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王设忠

9月20日上午,G20杭州峰会浙江省总结表彰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主任助理王设忠和辅导员黄筱淇荣获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王设忠,舞蹈系主任助理,已到快要退休的年龄,今年暑假依然不辞辛劳陪着学生参加G20排练。作为本次任务的负责人之一,他没有在家等消...

21 2016.11
传拓之间显真情——记传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国庆

传拓,是中国的一门传统技艺.它特指用有伸缩性能的纸覆在铸、刻器物上,如龟甲兽骨、铜器、石刻等,利用墨或色捶印上面的文字或图案从而使之毫厘必显的复制技术。自古以来,中国传拓艺术以水墨为主要材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理念以及道法自然、气韵生动等传统艺术准则,可以在历代传拓...

21 2016.11

音乐缓缓响起,台上一片灯光绚烂……伴着那如潮水般的掌声,舞者上台、鞠躬、微笑、起舞……竭尽芭蕾的那份高贵之美。我认识她,她是我的一个小学同学。那时的她平凡、普通,就如一粒小小的尘埃,却在看完一场表演后对我们发誓说,以后一定要当一名芭蕾舞演员,那时的我们是看不起她的,笑她不知天高地...

21 2016.11
邱巍:把握“两学一做”精神增强党员意识

9月10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6党建思政工作会议期间,举行院党委理论中心组第13次扩大学习会,邀请邱巍开讲党课《把握“两学一做”精神,增强共产党员意识》。讲座整理摘录如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意义是,它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举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国经济有了...

07 2016.11
在运动中成就自我

“世界上的一切伟大运动都与某种伟大理想有关”,这是印度哲学家泰戈尔对运动的理解。而作为一名大一的新生,我在校运会上感受到运动精神与浙艺精神紧紧相联。我校在金秋举办了第十三届校运会。运动健儿们在赛场上展现了浙艺学子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运动精神是团结的精神。音乐系2015级中国乐器一贯制...

10 2016.10
听“松庭流芳——赵松庭纪念馆落成典礼音乐会”有感

重阳之夜,西子湖畔,我们聆听11位赵松庭先生弟子的笛乐,缅怀追忆笛坛宗师——赵松庭先生。所谓宗师指在某专业领域成就非凡,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在我看来还有一层意思,即是在某一领域开创先河的人。如赵松庭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转折期的笛艺发展高峰中,他是屹立于艺术巅峰之上的四位开宗立派...

28 2016.09
一招一式 枯木逢春——记书画装裱专家汪自强

书画装裱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具有保存传统手工艺流程完整、特色鲜明的特点。书画装裱师需具备深厚的功力,才能使书画家作品完整,从而提高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作为一门手艺,随着一批老艺人的去世,培养能将装裱艺术延续下去并发扬光大的人才任务已迫在眉睫,枯木逢春、出神入化的...

28 2016.09
静下心来与时间交手——记古籍修复专家闫静书

古籍修复技术在中国拥有上千年历史,在唐代便已出现和运用。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参与和推动了这一技艺的发展,宋代的苏东坡便是其中之一。2008年6月,古籍修复技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门古老的技艺有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古籍修复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集版本知识、图书保...

28 2016.09
听周大风病榻解说越剧[令吓调]

以《采茶舞曲》驰誉国内外的著名音乐家周大风先生逝世快一周年了。在他患病期间,作为他的同事我常去看望或电话问安,同时也借机向他讨教戏曲音乐方面的知识。有朋友问我越剧[令吓调]的出处与特色,我虽然作了回答,可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生怕讲错,于是请教大风先生。想不到我才提个头,他立刻就回忆...

28 2016.09
吴格:中国古代图书复制与流传

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历史用什么证明?广义的文化遗产如一幢房子、日常起居物件、建筑等,保存下来的都是我们先民的历史见证,狭义的文化遗产一般指用文字记载的图书。我们中华文化是值得自豪的,3000年前就有文字记载的图书。历史上我们有过甲骨之书、金石之书、简册之书、缣帛之书...

27 2016.09
任道斌:国画欣赏与人文素养(下)

国画欣赏第一个标准要讲意境,格调是否高雅。我在日本参观大阪市立美术馆,预约观摩他们的馆藏画作,看了十几幅图,看到南宋郑思肖的《兰草图》时,一个朋友说,这幅画没有画完。我对他说这幅画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画完。这是中国美术史上非常有名的画。郑思肖是南宋人,一直生活在杭州,一生擅长画兰,...

19 2016.09
任道斌:国画欣赏与人文素养(上)

说国画,我们先背一首诗,与国画有关的,“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描写的就是画,还是一幅国画,水墨效果浓郁,笔墨间韵味很足。国画是一门很讲意境的艺术。中国绘画和国画,两者之间有关系但又有差别。中国绘画历史很悠久,最早应该是上古时期的原始岩画、地画,如广西...


共 1687 条记录 页次:28/85页 20条/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