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04月 2011
浙江“非遗”系列之十三:四明南词
“南词”就是“弹词”,一般浙江、福建称南词,苏州、扬州称弹词,由(小)三弦、琵琶等伴奏。它的基本曲调,由[八韵]组成,什么是八韵?即八个七字句,句句入韵,如果上句不入韵的话,在其后带一个入韵的“哎头”,听来“幽静典雅,流畅华丽”,这种带有文人自娱自乐的曲艺形式,在清中、后期的江南地区非常流行。 “四明”是...
查看详情13
04月 2011
坚定着我的信仰
班级组建了党章学习小组,我系党支部书记彭云波老师为我们上了语重心长的第一课。“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对这句话给出了鲜活的解释。让我们思绪纷飞、感触万千。 彭老师侃侃而谈,向我们讲述了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对党的认识和对党的追求。他告诉我们,党,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思想上的追求,是一种对自我的约束。...
查看详情12
04月 2011
我坐在春天的身边
很久以前,春风会在有着温柔晚风的某个深夜,在你和家人进入了梦乡后,提着漂亮的彩虹裙摆,翻过你家矮矮的篱笆墙,悄然入院。在星星都睡着的时候,翩翩起舞,把自己的舞姿停留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然后在黎明来临之前,派鸟儿唤醒你惺忪的眼睛。你打开门,便有满眼的鹅黄绿,夹杂着泥土的清芳和你撞个满怀。 而现在...
查看详情12
04月 2011
二十岁,谈爱,谈性,谈婚姻
编者按:双十年华,体验情感世界里的情窦初开,感受生命长河中的意气风发。迈入大学校园,爱、性和婚姻的问题不再是避之不及的一个话题。二十岁的他们,葱茏的青春,或许依旧一派任性和傻气,也或许,受了点小伤,开始对爱与生活有了理性的认识。不如,我们一同静坐,聆听二十岁的他们怎么说。 关于爱—— 她说 爱的最...
查看详情12
04月 2011
反思药家鑫事件 做新时代大学生
编者按:几年前马加爵恶性杀人事件造成的轰动,令世人震撼,人们开始关注起大学生这个看似“薄弱”、“有素质”的群体的心理问题;几年后,药家鑫事件的发生,像一记重锤击打着每个人的心灵,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终于向人们敲响警钟。大学生如此冲动为哪般?如何看待与评析当代大学生的心态?药家鑫杀人事件引起了大家的深刻...
查看详情12
04月 2011
工作中的偶趣
上学期我领到学院“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清查”的数据上报任务,这项任务涉及的统计学知识是我的学养盲区,于是我找了本《统计学》边看边用。 无独有偶,我又借了顾颉刚先生的《浪口村随笔》,书中“春秋书法因史官而异”一条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该条竟然是以统计的方法,对《春秋》的实际作者进行的证订...
查看详情07
04月 2011
迷失的尽头叫天堂
那么大的城市,我们算什么? 这是南风回到故乡,同学告诉她的一句话。 没有过多的剧情与对白,《观音山》是需要用心去看的一部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中为数不多的文艺片,在国人历经了《非2》的贺岁与《将爱》的追忆后,《观音山》被李玉用全新的视觉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是一群年轻人对明天未知的迷惘,一个中年女人对...
查看详情06
04月 2011
与您同在
2011年3月23日晚。您可知,这是一个让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校第十七期培训班全体学员激动的夜晚。在热烈的掌声中,我看到了您慈爱的笑脸。 讲座上,您娓娓道来,诉说的是一段红色军旅的传奇。当您把亲手制作的音乐视频投放出来时,一位位英雄的面孔定格在画面,当一封封遗书、血书呈现眼前,英雄的部队,热血的男儿,铁...
查看详情30
03月 2011
对于“抢盐” 我们有言以对
编者按:日本地震的“硝烟“还未消散,海啸的浪潮还未退却,核辐射的“狂风”刚刚席卷过境。而我们没有地震,没有海啸,没有被辐射,却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抢盐风波”。近日来,“海水被污染,未来的海盐将有毒”,“碘盐中的碘有防辐射的作用”之类的谣言频繁传来,搞得人心惶惶,而对于这些谣言,不同的人有截然不同的反应...
查看详情24
03月 2011
慌 城
从三十八层的大厦顶楼往下看,这座城市像开春的草茎,匍匐在所有可以想象的泥土里。没有边际的灰调,宛若步行街旁的流浪艺人手中谋生计的素描画,没有一丁点的生气。 没有缘由的失落感突如其来。孤独,烦躁,想要放声大哭。拥堵的街道,下班的车流是一群群守望温暖的人们,电台里的笑话没有人一起分享,好像自娱自乐...
查看详情24
03月 2011
赵松庭与他的“三五七”
赵松庭先生有一首很著名的笛子独奏曲《三五七》,是根据婺剧唱调[三五七]改编的。婺剧唱调[三五七]来自民歌,在现金华民歌中,我们还能看到这种三言句、五言句、七言句的混合体,如兰溪《十问娘》等。现在有许多文章,认为是“出自另一曲牌《忆江南》”,这一分析是不对的。 婺剧唱调[三五七]的主奏乐器是笛子和板胡,...
查看详情24
03月 2011
有这样一本书
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唱不尽的亦真亦假,演不完的儿女情长。一本《红楼梦》道尽世事的浮华与兴衰;一出《葬花吟》唱绝了林黛玉的深情与凄楚。《红楼人物秀》在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中得了铜奖,也成就了剧中饰演林妹妹的“十佳新秀”——郑晓。 那个文武戏兼备,当年全国第二届“越女争锋”中用五百多张膏药换来龙凤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