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11月 2016

修古籍,是在听历史和我说话 ——访第三期非遗培训学员、安徽知名古籍修复专家季玉方

走进浙艺为第三期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开设的教室,老师授课的声音从里面清晰地传来——周六的清晨,这些来自全国八个省份的学员,已经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我们的采访对象,安徽省图书博物馆馆长、知名古籍修复专家季玉方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学员。 在季玉方眼里,古籍修复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要对症下药。古书的各种破...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我心目中的长征精神

 上过历史课的我们知道,1934年10月16日,八万中央红军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被迫突围西行,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历时两年整,行程两万五千里,途径十四个省,开始了“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万里长征。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当她看到战士们吃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时,落泪了。...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信仰之树常青——黄洋界之行有感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西江月·井冈山》中的句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战况。我有幸在暑期参与“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在诗中描述的那个战火纷飞的黄洋界。 今天的黄洋界宁静肃穆,松柏围绕,桂花飘香。但在八十多年前,这里却是硝烟弥漫。黄洋界上有一条...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他们是同窗,也是青春榜样

    导语:近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评选举行,舞蹈系邵佳倩、戏剧系孙欣业两位同学脱颖而出,将代表我院申报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各系推荐的候选人,还有音乐系应伟鑫、影视技术系张斯琪、美术系杨赠琳、文化管理系陈浩南,每一个人都是浙艺青春正能量的担当,都是志存高远、诚信笃志、言行规...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高山流水 笔墨相承——记文管系14文鉴班学生季鸿建

10月的最后一周,主题为“感悟”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书画社交流活动暨季鸿建书画作品展在四号楼展厅举行。展馆每天举办不同的现场活动,从山水、花鸟等作品讲解,到画作与古乐的巧妙相融,给观者带来奇妙的视听感受。 这场展览的主角是2014级文物鉴定与修复班的季鸿建同学,人称“文管系大才子”。季鸿建于2014年考入浙江艺术职...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待到重阳菊飘香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在人们登高远望的闲淡中,在菊香的陶醉中,在十月的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中,以她的温柔大方、秀丽丰腴、温馨超脱,走进每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走进所有人那期待团圆、平安、健康、快乐的心灵。   每逢重阳,我必看云,看天,看一轮红日冉冉西坠,逐香赏菊。秋风拂过,盈盈菊香时浓时淡缕缕不绝,恰有古诗...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杨小青的入党故事

浙艺知名校友、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杨小青,晚年回到母校担任戏剧系特聘教授,成立杨小青戏剧工作室,继续她在戏剧艺术道路上的不懈耕耘。在她近60年的戏剧人生中,她经受过挫折,获得过殊荣,心中不变的是对党的深深情愫。她曾说:“40岁在我的生命里有着特殊意义,我是在40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7年,14岁的杨小青因为...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芳姐,让我如何遇见你——记浙江省高校优秀辅导员王芳芳

“有事儿找芳姐”是舞蹈系学生口口相传的一句话。“芳姐”指的就是舞蹈系辅导员王芳芳。一句“芳姐”道出学生对她的尊敬、信赖和亲密。“让我如何遇见你,在你最美的时光,为此我潜心修炼,守候在你必经的路旁”,是芳姐对学生最长情的告白。 王芳芳2012年起在浙艺担任辅导员已四年,她朴实真诚,心系学生,时刻不忘身上的责任。在...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听“松庭流芳——笛坛宗师赵松庭纪念馆落成典礼音乐会”有感

重阳之夜,西子湖畔,我们聆听11位赵松庭先生弟子的笛乐,缅怀追忆笛坛宗师——赵松庭先生。 所谓宗师指在某专业领域成就非凡,受人尊崇而可奉为师表的人。在我看来还有一层意思,即是在某一领域开创先河的人。如赵松庭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转折期的笛艺发展高峰中,他是屹立于艺术巅峰之上的四位开宗立派大师之一。几位大师中...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沈凤泉与江南丝竹

沈凤泉是著名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同时也是浙艺名师。他于1934年出生于上海浦东江南丝竹音乐世家,1953年以一曲《慢三六》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首届民乐系二胡专业,师从南派二胡宗师陆修棠先生。1958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提前毕业到浙江民间歌舞团任二胡演奏员。1963年,在第四届“上海之春”全国...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书生有笔还须有壁——读洛地遗作《满江红》

已故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洛地先生以戏曲研究驰名,曾任温州南戏学会干事。晚年转向词学研究,著有《词乐曲唱》等,亦自成一家之言。偶尔也赋诗填词,所见虽不多,然均属有感而发,针砭时弊,往往一针见血。例如他的遗作《满江红》即是其中之一。全文如下: 戴德感恩,分来了,钥匙一只。北门北,西溪西底,未名凃侧...

查看详情

21

11月 2016

我们柔弱,但不示弱

在学院刚结束期末考试,我们浙艺院60多位学生就急忙拿着行李赶到G20排练现场。60多天集训,我们在排练的辛苦,对家人的思念里坚持了下来。60余人都是女孩子,都长得柔弱,但在这个时候展现了不同于一般女孩的坚强。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样大型的演出,但我们深知任何动作的细节都要经得住观众与镜头的考量。因此,在室...

查看详情
共 1740 条记录 共 145 页 当前处于 50/145 页 12条/页 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