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05月 2016
婺剧表演艺术家郑兰香的艺术人生(下)
郑兰香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获得各种奖项和荣誉: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戏剧中年演员精英大奖赛最佳表演奖、浙江省文化厅金艺奖、浙江省为婺剧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证书、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郑兰香先后担任浙江婺剧团团长、浙江省剧协副主席等,成为婺剧的代表性人物。 在婺剧舞台上绽放半个世纪的郑兰香,退休后一心一意做...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越乡嵊州
嵊州,位于浙江东部,是著名的“越剧之乡”、“领带之乡”、“围棋之乡”、“茶叶之乡”、“竹编之乡”,自古以来闻名遐迩,其中越剧作为嵊州的特色文化,古有“锣声响响,田稻长长”之说,今有“嵊州人,人人都能唱越剧”。 越剧在家乡的传承分别为三种,第一种是办设有越剧专业的学校,教导年轻的学子。第二种是每逢丧事,主家人都要请...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匆匆那五年
2001年,我考入了浙江艺术学校,成为五年一贯制音乐表演班的一名学生。刚入学时,学校还在曙光路黄龙洞旁,木制的楼板、满墙的爬山虎、一到秋天便铺满红叶的小道,勾勒出我对老校区的深刻印象。 那会儿我们都是十五六岁初中刚毕业的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省城求学,追逐艺术梦想。我们音乐专业的学生住在红楼宿舍,同年...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冉冉升起的“晨霄星”——舞蹈系剧目教师曹晨霄访谈
编者按:在浙艺光芒灿烂的舞台上,青年教师的身影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重要比赛和晚会的活动里,比如舞蹈系青年剧目教师曹晨宵。他曾经有过在上海歌舞团担任主要演员的精彩经历,也曾担任过浙江省第二届海洋运动会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导演,正如他的微信名“晨霄星”,他也将把星星的光亮洒到浙艺舞台。 记者:来到浙艺院的一年...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音乐剧《猫》赏析
学院2015年综合展演季,由音乐系11声舞、13声舞专业全体同学带来的毕业专场演出音乐剧《猫》(英文名“Cats”)在浙江实验艺术剧场上演。那一刻我们参与创作的老师和演出的学生有一种孩子终于呱呱坠地的满足。 音乐剧《猫》创作于1981年,是在伦敦上演时间最长、美国戏剧史上持续巡回演出时间最长的音乐剧,曾一度成为音乐剧的...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婺剧表演艺术家郑兰香的艺术人生(上)
明清以来,浙江金华一带物产丰饶,加之贸易往来频繁,故历来是各方戏曲争奇斗妍之地,诸多戏曲之中,尤以“金华戏”婺剧为盛。婺剧,这支融合了六大声腔、拥有3000余首曲牌的古老剧种清音雅韵、错彩镂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婺剧里面有乱弹、高腔、昆腔,还有徽戏、时调、滩簧,是个声腔很丰富的综合性剧种。新中国成立...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我的浙艺回忆
我读书时期是黄龙洞时代的浙江艺术学校,很小,小到全校只有不到300个学生,所有的同学几乎都认识。那时我们都是15岁左右,基本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过住校生活,开始学着独立,开始专业艺术训练。 回忆当年,感觉那会儿真赚啊,三年学了不少本领,声乐、钢琴、形体、作曲、竖笛、吉他、乐理、和声、视唱练耳、化妆、舞台...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我与西藏班的故事
一直等到这群人离开,我才发现他们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题记 打开衣柜,看到里面挂着西藏班学员拉巴卓玛献给我的哈达,思绪便回到了三个多月前,那是金秋十月,远在“世界屋脊”的那曲地区首批艺术人才培训班学员来到了浙江,来到了浙艺,我...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图书馆趣事
一 图信中心图书馆刚开始设立时,条件还比较简陋,只是用无线路由器上网,信号不好还经常死机。有天一位学生拿着手机焦急地走过来问:“老师,这里有wife吗?” 我一听乐了,笑眯眯地说:“有的有的,你稍等一会儿,马上就来!”(注:wife在英语里是媳妇儿的意思,无线网络缩写是wifi。) 二 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一念之间》创作手记
艺术的创作本就在一念之间,由物及人、由人到心是打动创作者创作思维的一种由外到内的思考过程,而再由心到舞,到具体的舞台形象塑造和舞蹈意象的形成,是《一念之间》的创作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人——心”和“心——舞——象”打通了我创作思考上的“任督二脉”。 在这次的作品专场中有3个老节目,《凳之龙》、《我心中那只...
查看详情19
05月 2016
京剧表演艺术家宋宝罗的音画人生(下)
新中国成立后,宋宝罗从北京转到上海发展;1958年,他又应邀加盟杭州市京剧团,参加京剧艺术的发掘和创作,塑造了《郑成功》《于谦》《文天祥》《岳飞》等剧目中的经典舞台人物形象。他的高亢嘹亮的金嗓子在浙江京剧界独树一帜,与陈大濩、张二鹏、赵麟童等8位享有盛誉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一道,被誉为浙江京剧界的“八大头牌”...
查看详情16
05月 2016
沈凤泉与《沈凤泉江南丝竹音乐艺术》
沈凤泉老师是我省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同时也是我院的名师。为了使我院更多的同学和老师了解他,这里做点简介。 沈老师,1934年出生于上海浦东江南丝竹音乐世家,1953年以一曲《慢三六》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195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首届民乐系二胡专业,师从南派二胡宗师陆修棠先生。1958年从上海音乐学院提前...
查看详情